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阅来自世界各地的情报,大多是些公开信息,来自各大新闻社。其中头条是英国向葡萄牙提出租借‘亚述尔群岛’的要求。这个群岛位于北大西洋中间靠东,控制此地可以将英美间距离从六千公里缩短到四千公里,极大的减轻后勤压力,提升攻击突然性。
葡萄牙自然对此非常愤怒,重新掌权的美国马可世军政府更是严正抗议。但欧洲法德等国却鸦雀无声,屁都不放一个。
捷尔任斯基也不明白英国为什么要抢占这个群岛,俄国目前没空搭理西欧的局势。他更关注中德战线。
在出兵中亚的同时,贝加尔湖的战场也打的热火朝天。中国刻意避开西伯利亚泥泞的春天,在夏秋囤积后勤物资,在冬天发起攻击。
严寒原本是俄国面对外敌时最大的盟友。可若是管理混乱,冬天的严寒对俄军来说也是莫大的不便。
风雪交加中,俄军后勤兵站和交通面临中国空军的狂轰滥炸,前线时常处于补给匮乏状态。很多俄军阵地不是被对手攻克,反而是自己垮掉。
借助航空兵掩护,中国工程兵在冰封的贝加尔湖上成功铺设铁轨。西面的伊尔库茨克被团团包围。东线的十几万俄军已经无法坚持,正在不断投降。
眼下俄国只剩广袤国土作为另一个强大盟友,靠逐步后退来延缓敌人的攻势。可这种打法到底能坚持多久,无人可以预知。
更让捷尔任斯基头疼的是他对中国了解很少。实际上整个欧美对中国了解都很少,哪怕是跟中国全面合作的德国也搞不清整个神秘的东方古国。
比如日本怎么就稀里糊涂的不败而败,且在投降一年后出现巨大社会转变?在东京履职的欧洲外交官也往往难以说清日本民众为何不反抗,怎么就对中国俯首帖耳?
“如果日本能有一股反抗势力,肯定能牵制中国很大精力。”当捷尔任斯基带着这个想法找来俄国外交部的官僚询问更多细节,却发现自己过于想当然。
外交人员表示,“日本民众正在向中国政府请愿,要求加入到解放东亚各民族的战争中。其官员,媒体和民众出现强烈的皈依者狂热,愿意提供上百万兵员。”
才一年时间就出现皈依者狂热,捷尔任斯基多少有点不能理解。俄国侵袭中亚两百年了,也没见那帮苦哈哈的牧羊土著乖乖听话。
俄共‘布’的主要力量来源于工人,他们对自己本民族的农民都没搞定——很惊讶吧,毛子一直不怎么在乎自家农民。其起家路线跟土共完全不一样。
“中国拒绝了日本民众要求参军的要求,只利用日本的工厂生产大量军需产品。庞大的订单给日本带来极大繁荣,民众更是乐意至极。”
外交人员大概讲解了中国控制日本的过程,包括土改以及铲除封建贵族。特别是周青峰担任‘东纪委’书记后拉着天皇巡视日本全境,以极快速度收拢民心。
“数千万日本底层民众获得了解放,从中国的对外战争中获得实利,反而生出感恩心理。如果说谁最恐惧日本旧权贵复辟,不是中国,是日本人自己。”
捷尔任斯基听得生出一股冷汗,“难道日本就没有反对者了?”
“有吧,但不成气候,只能在媒体上发表些公开批评。”外交人员不敢确定,“或许我们可以派些情报员去调查。
但必须说中国在东亚的影响力非常强大,中国政府已经有余力对外进行意识形态输出,且目前看来非常成功。”
英法势力在东南亚的退却就是中国实力暴增的明证,俄国如果还不清醒的话就太狂妄了。
“我们过于忽视中国,希望现在认识它还不算晚。”捷尔任斯基也是刚刚就任高位。他过去只思考俄国革命,现在不得不把眼界提升到更高层次。
由于战事急迫,契卡只花一周时间就拟定了数百人的情报员名单。这批人基本没有任何谍报经验和训练,大多出于信仰才仰愿意前往敌国进行秘密工作。
与此同时,列宁没有放弃外交停战方面的努力。他希望英法出面代为调停中俄,德俄之间的战争,并提出一系列停战条件。
比如向中国表示可以废除所有中俄不平等条约,允许建立独立的西伯利亚共和国和中亚斯坦共和国,以此作为两国之间的缓冲带。
这种烂招只惹得中方外交部嗤声发笑——原历史中,列宁在十月革命后,面对列强干涉军和白俄势力时玩过同样招数。可等干涉军一走,他立马反悔撕毁条约。
在边打边谈的过程中,契卡的情报员们带着自己的代号和联络方式上路。这其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鉴于中国在战争期间收拢发放签证,俄共‘布’的情报员们必须绕个弯路前往目的地——先去中立国芬兰,抵达英国后前往美国。
美国对移民入境比较宽容,而美国移民也比较容易拿到中国签证。
在一个个单线联系的情报员中,三十几岁的大学女教师卡巴耶娃比较特殊。
她不是俄共‘布’党员,却主动要求到前线跟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