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不可思议的繁荣。美国太强了,强到自己都不知道上限在何处。但马可世听得很不是滋味......谈什么都别谈中国经济,谁跟它比都要黯然失色。
原历史的二十世纪初,中国国力不足美国的百分之一。其钢铁产量近乎等于零。
现在可好,不到十年的时间,美国钢铁产量翻了一倍多,中国则翻了上百倍——‘圣光’团队铆足了劲,在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没完没了的开矿建厂。
百年后要搞点什么高科技,起步就得读个博士。可现在的科技水平比较低,哪怕是个高中生都能搞点新发明。
对于助理参谋长的乐观,马可世摇摇头,沉声道:“根据外交人员收集和调查的报告,中国从两年前开始就有大批初级毕业生进入工厂,数量以百万计算。
这些毕业生基本接受五年小学和两年初中教育,已经具备现代科学观念和思维方式,将成为工业发展的中坚。
此外中国的大学在校生也从十年前的区区几千增长到二十多万,且绝大多数是理工科。你能想象再过十年二十年,他们每年能毕业上百万大学生的景象吗?”
上百万大学......还每年?
欧尼斯特.金两股间不禁一颤,沉默间总算体会到总统阁下话语中的深意。
当前美国人口才一亿,人口增量大多是近二十年从欧洲来的移民,且基本是在原籍混不下去,不得不跑到美国来讨口饭吃的破落户。
和中国人相比,移民为主的美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是远远不够的。
媒体早就发现在美华人不管父母多穷,都会想尽办法让下一代接受教育。可他们自己的底层却大多把孩子放养,社会上有大把目不识丁的文盲。
美国什么都好,唯独教育和医疗过于昂贵。
这几乎是刻入美国文化的痼疾,小政府的传统嘛,什么事都靠商业模式来解决,再过一百年也无解。
“知道我们的大学里有多少中国留学生吗?超过五万。”马可世又苦涩的说了句,“有些专业过半学生来自中国,且毕业后除非获得深造机会,否则都要返回中国。
我让国务卿做过调查,中国当前的教育分两种,普通教育和精英教育。能获得公派机会来美国留学的基本是尖子生,每一个都非常聪明,学什么都特别快。
如果不对中国加以遏制,未来的世界将没有美利坚的发展机会。我不停宣传中英联手,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问题又回到初始,美国海军能不能对中国海军发动突袭,剪除其威胁美国的能力?
欧尼斯特.金沉思片刻却摇摇头,“这很难。太平洋实在太大了,跨越数千海里去寻找某支舰队,无异于瞎子寻路。”
“上个月,中国海军突然出现在南美。没道理我们做不到突然出现在东亚。”马可世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
“不一样的,南美又不会跑。再则北美南美直面太平洋,但东亚却有第一岛链保护。中国只需在岛链外布置些巡逻舰只,就能很轻松的发现跨越大洋的来袭者。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能把中国海军调动出来,半路截击。但我想不出他们在太平洋有什么必救的目标。或者给他们他一个难以抗拒的诱饵。”
必救目标或难以抗拒的诱饵?
马可世意识到一点什么,可就当他陷入沉思时,身边的特勤送来一份电报。
“总统阁下,从华盛顿发来一份加急电报,是国务卿梅罗阁下要求送给您的。”
报文很长,但内容却很简单——中英德法四国在波斯湾的科威特城举行外长级第六次会谈,就石油货币达成框架性协议。
“这帮该死的恶棍,他们在分赃!”看到报文,马可世心胸都感到疼痛,“我们坚决反对将美利坚排除在外的任何世界性协议。”
除了石油货币,四国会谈还达成另外两个重要成果——草拟《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以及《联合国家宣言》。
根据《公约》和《宣言》的精神,四国将建立国际仲裁法庭以及跨国际的国家间联盟——这是避免超级大国间矛盾不可调和的重要机构。
这不就是‘联合国’吗?
居然也把美国排除在外。
等等......没排除。
要求解散马可世军政府,在美国恢复民主和自由之后再行决定是否吸收其加入——好家伙,这摆明就是大家达成协议,准备一起群殴美利坚嘛!
查尔斯一世给中国抛出不可拒绝的好处,这也是好处的一部分。
根据《公约》要求,四国都表示将组建‘维和部队’,尽快恢复美国政治和社会的正常秩序,让其回到国际大家庭中。
这他娘的......相当于宣战书。
马可世看的火冒三丈,气冲云霄!
从来只有美国维持别国和平,今天竟然轮到自家被‘维和’——打着正义的招牌公然入侵,事后还得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