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使用百v度A*PP或者U*C/Q.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或者安-全模式(今日*头条须关闭安-全模式)
以其做无用功,何不收缩兵力,团成拳头,在有利环境下,与九旅一决雌雄。东枝司令部坚定认为可以用民团、地方营,以及广袤的雨林来消耗九旅的有生力量。
一定程度上,东枝司令部达到目的了,南北两个方向的雨林突击中,因坠崖、陷沼泽、虫害、疟疾感染等非战斗因素牺牲了一百八十余名战士,而战斗减员只有一百五十七人。非战斗减员比战斗减员还大,这就是丛林突击的代价。
牺牲是值得的,九旅高效的清理了南桑外围缅军,达成了三面合围南桑的战役计划,并且成功将33师留在了南桑盆地。军委最担心的一种情况是33师果断放弃南桑,龟缩在孟榜以西的东枝盆地上。
合围南桑的态势接近达成,但九旅也有失意的地方,那就是诱敌出洞的计划落空了。
为何冒着巨大的非战斗牺牲也要多路雨林突击,九旅目的是重抄旧计,将33师拉到山区里来,打一场各个击破的丛林运动战。
山地作战是九旅看家本领,能在雨林地形下解决战斗再好不过了。开阔地形下,攻打敌人坚固防线的仗,九旅没打过,当然希望扬长避短,用己方最擅长的战术击败敌人。
可惜的是,33师定力十足,各路缅军被围歼,它都无动于衷。
掸西集群逼近海楠,后路即将被断,东枝司令部终于坐不住,从孟榜后方抽调2个营的兵力增援海楠一线。
东枝司令部非常重视海楠战事,首次出动了一个120毫米迫击炮连,天上更有2架F-5助战。
33师非常注重保护重型迫击炮,此前的南桑远郊交火中,一直忍住没出动120迫击炮。
海楠战火一燃,交战双方的态度都立刻变了,都将其视为南桑决战的开幕战。
对九旅来说,丛林分进合击而诱敌深入之计不成,但三面合围之势已然达成。歼灭33师,兵进东枝,从而动摇缅军的全盘部署,一直是九旅和104旅的战斗任务,所以南桑会战必须加速推进了。
对东枝司令部而言,东枝门户的南桑必不能弃,而海楠为南桑之后路更不能失。危急关头,33师必须主动迎战,守住海楠,守住南桑,不然整个东部军区的军官都要掉脑袋。
国家情怀、军人使命、个人命运都驱使着33师去应战,而不是缩在南桑就地等待死亡降临。
呼啸声先于飞机传来,海楠东面的一处高地阵地上,九旅2营1连1排的战士立刻猫腰躲进反斜面的猫耳洞里。
飞机轰鸣声转瞬杀至,接着是航空炸弹的轰鸣声,一团类蘑菇云的火光从高地上腾空而起,四射的火球点燃了数个山头。
昔日郁郁葱葱的山林,早就变成了过火的黑山头,目之所及都是只余树干的焦黑树丛,以及支离破碎的坑道工事。
马明财排长吐掉口中的泥土,爬出猫耳洞,立刻大声呼唤起来,“能动的立刻出来,马上加固工事,敌人步兵很快就要上来了。”
掸西集群炮击海楠后,敌人反扑速度非常快,完全没有了此前慢慢吞吞的疲懒样。
到12月20日,海楠缅军增加到3个步兵营、1个炮兵营的兵力规模,而掸西集群只有区区一个半营的兵力。
不单掸西集群兵力如此少,掸南集群,以及八莫南方正在鏖战的丛林特战集群,都是2个营的兵力。
丛林突击作战是有代价的,一大代价就是只能维持2个营的突击力量,而且携带的火炮只有60迫、82迫、107火箭炮这三种,而且所能携带的炮弹数量也很有限。
更为致命的是,突击集群深入敌区,远离后方后勤基地,也没有安全、便捷的运输补给通道。
敌人反扑后,掸西集群就遭到了开战以来前所未有的压力。敌人兵力、火力等方面全面占优,更有轰炸机提供火力支援,而孤军奋战的掸西集群只能依靠有限的地利,用工事来对抗敌人的进攻。
掸西集群的境况非常危险,最近的友军在山脉的另一边,而且还隔着一个南桑。运输补给骡马队要从东山口出发,沿着南桑盆地北缘翻越数条山脉,兜一个大圈才能运来少量物资。
但掸西集群又必须死死的钉在这里,吸引33师不断往海楠投入兵力,从而为主力和掸南集群争取时间。
掸南集群此前从海牙出发,向西进攻,意图于掸西集群隔山呼应,南北夹击南桑-孟榜的山路。
33师对此早有准备,在山棱线上修建了大量线形、环形工事,并投入了大量兵力。此前东枝司令部收缩兵力,到这时起了效果。
十月下旬的日子里,掸南集群收获甚微,虽然不断取得突破,但敌人总能在后方修起新防线,依仗一重又一重的山势据险而守。
掸南集群和掸西集群都兵力匮乏,且缺乏重武器,所以进展不大,北线迟迟无法攻克海楠,南线更无法捅穿敌人山地防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