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也不好养,出蚕丝量少而精,卖出去会贵不少。之前北京工厂那边也说过,冬蚕如果质量好,会加价收。临水村周围三家养冬蚕的人不多,会养的更少,虽请了人,今年的冬蚕也只是试水,出来的蚕丝质量怎么样不好说。
他们在镇上这么着急开铺子,也是为了方便收冬蚕。临水村太偏僻了,这时大家的交通工具是走路,有自行车的少之又少。以镇为中心,一般靠山养蚕的地方到镇上步行就得两个小时以上,再到临水村卖蚕丝,得四五个小时了。
这一来回,还不如等人家来收。
容爸倒是想去收蚕,刚开始时,他也是骑着自行车去的,可是现在订单越来越多,他一个人也收不过来。想来想去,还是等着别人上门更好。
铺子一开张,就打出价格,特地挂在大门上的,上面写明了一公斤多少钱到多少钱。
刚开始还没什么人注意,一个星期后,大家蜂拥而来。除容家收蚕丝的价格在镇上独一份,也少不得学生的宣传。
镇高中不少学生家里都有养蚕的,一个周天回去,大家都知道他们的价格一公斤高达两块左右,谁能不心动。
“怪不得那些人会烧容家的货,这么高的收购价,不是把那些贩商逼上绝路吗?”
“你说容家开这么高的价格,他们卖出去多少?会不会亏本?”
“不会亏本吧!”
“我听说是亏本的,他家现在就是想打败其他蚕商,等那些蚕商都走后,就会压价。”
“对啊,以前那些蚕商五块多收蚕丝都说时冬不好,会亏本,容家高了快三成的价,说不好说不好。”
“你们真以为人家傻啊,肯定是赚啊!以前的蚕商肯定是骗人的,故意压价。”
等着收货的几人窃窃私语,他们虽是来容家卖蚕丝的,可也妨碍不了他们八卦。
应荀跟容与回来的时候恰好听到,面面相觑。
他们现在白天几乎不会在家,只有晚上下自修或者周五晚才回来,对收蚕丝的事不太清楚。今天恰好周五不上自修,下午五点多到家就听到这些话了。
不过两人也没说什么,上二楼把自行车拎下来,就回村了。
这次回村是想让容爸去学校给他们请一个星期假,他们要去上海了,这事也跟容遥说了,容遥又是羡慕嫉妒恨,她也好想请一个星期的假去上海啊!
可作为好学生的她,这是不可能发生的。
“放寒假的时候,我们一起去北京。”容与看她难过的样子安慰道,“到时我们玩到快过年再回来。”
“想要什么礼物?”应荀最直接。
容遥一听,果然高兴:“手表,一只手表,再给我带一些习题吧,还有作文精选之类的。”
容与:果然不愧是学霸。
这次去上海,除了要带容爸的身份证开户外还需要不少资金。容家的流水应荀清楚,这三个月来除了娜塔莎布厂外,上个月又接了几家厂的订单,账户上至少五十万以上。
应荀这一次想要三十万,就不知道这样提出来,会不会把爸妈吓到。
容家的小作坊早已经容不下那么多人,在村里又租了两间空房,现在到冬天了,蚕丝出量少还能勉强够用,到春天蚕丝出产量是最大的时候,那时就得换地方了,不过这倒不用担心,按照工期,明年一月份左右就能搬进工厂了。
应荀与容与回来让容爸容妈吓一大跳,晚上杀了一只鸡,一半炖汤,一半焖了,在小堂屋吃。现在大堂屋空出来做小作坊。
饭桌上,应荀说起去上海的事。
容妈一愣,最近太忙了,她都快忘这事了,“小荀,妈妈可以让你开户和抄股,但有一点你得答应我。”
应荀给容与夹了一个鸡腿,正色道:“您说。”
容妈妈虽说相信应荀,可是作为妈妈,还是有担心的,说道:“不能沉迷,你得把它当工作,不能当成让你成为百万、亿万富翁的豪赌。”
自应荀提出这件事后,容妈妈开始时是很烦恼的,一则担心他会玩这个上瘾。二则是担心一旦失败,一蹶不振,闹出大事。三则进入股市,本金肯定不少。
她跟在妈妈身边时是六几年,那时跟着妈妈出国,听着他们的话里话外都是几十万的,那时小,不知道这么多钱是多少钱。毕竟那时她妈妈那架钢琴就高达近五万块,对钱完全没概念,过了这些年,如今看来是天文数字。
她妈妈,曾经是一位非常出色的钢琴家。
可是后来钢琴被砸了,妈妈也死了。
“妈妈放心,不会的,更何况,还有小与在看着我呢,对不对?”应荀转过头,看向容与,让他帮忙说两句,让妈妈放心。
容与咬着鸡腿,含糊说道:“嗯,放心吧妈妈,一定能赚钱。”
容妈妈回神,看小与这样子,更担心了。不过,算了,他们家现在三个月能赚到快五十万,也是多得小荀的主意,想来炒股他也是深思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