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他的脸色有些难看,显然提前去出版社的目的并没有达成。姜栀也不在意,随口道:“吃饭了吗?”
付东升摇了摇头,自顾自坐在了椅子上,一言不发,也没提让姜栀跑一趟出版社的话。
他走了一趟,但沁县出版社高层十分固执。
他们认定一个“村妇”不能拿四成的订阅费,一来没有这样的先例,二来,这四成又不包括版权。
《射雕英雄传》一夜爆火,这样一块巨大的肥肉莫说四成,就是一厘都嫌多。
当然,他们这么顽固也是有理由的。
八十年代,精神与物质产品极度紧缺,而刚刚解除禁锢的人们对书本报刊需求猛增。
可惜,这样的需求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出版赖以生存的有印刷和纸张,前者,技术落后,生产力严重不足,后者供不应求,一个普通人想要大数量印刷报刊小说,所需花费的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他们不认为一个姜家村走出来的小人物有这个资本和魄力。
姜栀也没说话,给几个孩子倒牛奶时,顺手给付东升也倒了一杯。
付东升接过牛奶,垂着眼睑,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良久,他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下情绪,说道:“小姜啊,对不起,我帮不了你,上层想毁约,给你千字二十的稿酬,包括版权,这事儿你自己决定吧。”
说起这话时,付东升脸上闪过一抹叹息与自嘲。
多好的机会啊。
他相信,《射雕英雄传》可以让他们人民文学书版社一跃成为业界领头羊!
可惜。
如果姜栀真是一个普通村妇,威逼利诱一番不难达成目的,但她是吗?她若真是个普通村妇,就不会在刚开始提出四六分成的提议。
这桩买卖,注定完了。
姜栀脸上是玩味的笑:“千字二十?够大方的,我以为千字十都够高了。”
闻言,付东升脸上一片羞愧。
他也觉得沁县高层吃相太过难看。
姜栀挑眉,说道:“走吧,合同到底要不要毁,还得见面再说。”
付东升一愣,他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她还敢去?
……
沁县人民文学出版社。
姜栀坐在木质沙发上,手边是一盏冒着热气的茶。
她笑容淡淡,平静的看向对面坐着的两人。
一男一女。
男人三十来岁,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淡淡的两撇小胡子挂在下方,一脸笑意。
女人年轻些,细长的眉,高挺的鼻梁,尖细的下颚,很显刻薄的面相。
付东升有些局促的坐在姜栀身边,有些尴尬的介绍道:“小姜,这位是沁县出版社的负责人,史文学先生。这位是出版社的总编,高玲女士。”
姜栀神色从容,心头暗道:一个笑面虎,一个冷面狐狸。
双方对峙,先开口的是史文学。
他笑着道:“姜同志,哦,或许要称呼你为‘大神’?真是后生可畏啊,年纪轻轻就能写出《射雕英雄传》这么好的作品。”
姜栀挑眉,下颚微扬,笑吟吟道:“闲话少说,谈谈合同的事吧。”
话落,她就端起茶盏,神态自若的轻啜一口。
史文学微讶,眼中闪过一抹晦暗之色,这可不是个普通村妇该有的反应啊。
高玲也眯了眯眼,她环着手臂,神色略带倨傲道:“姜同志,你当初选择我们人民文学出版社应该也是看中了我们的能力,说真的,我没见过哪个作家敢这般狮子大开口的。”
“《射雕英雄传》的确是极好的作品,但它需要平台来展现,你没有这个平台和能力,是你需要依靠我们进行发行,千字二十,这样的价格已经不低了。”
“我希望你能好好考虑考虑,重新签约。”
高玲语速很快,摆着不可一世的高冷姿态。
她这样的态度,让付东升心头恼火,攥紧了拳头。
姜栀却很平静。
史文学紧跟着问道:“姜同志,你意下如何啊?”
他们两人,一贯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付东升转头看向姜栀,嘴唇翕动,想说些什么,却又觉得十分羞愧。
姜栀不在意地笑了笑,说道:“行啊,当初签订的合同呢?”
付东升一愣,旋即就垂下头去。
史文学和高玲则松了口气。
大名镇这个蠢货把姜栀捧得那么高,他们原本还以为是块难啃的硬骨头,没想到她松口这么快,不过也难怪,一个村里来的女人,能见过什么世面?听说她还未婚先孕?
高玲红唇一扬,从手边的文件袋里取出一份合同。
她把合同翻开,让姜栀看了看,的确是她当初和付东升签订的那一份没错。
高玲随手将之撕掉,又从文件袋里取出一份还散发着油墨味的崭新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