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书堂院。秋风徐徐,方夫子的眼中已带上了骇然。
手中的小册子简单装订。
上面的字迹亦是大家闺秀的小楷。
可当中所写就是他也是看了几遍才明白了些,甚至只是皮毛。
今日静渊说这小娘子言方子另有他想,他还想莫不是小娘子后悔了,结果却是看到了这样一册。
恍恍惚惚的好像回到了幼年时他曾在家中的书库中翻找过的某样杂记,上面所写是文帝后给朝中定下的策略草稿,由此之后,朝中便是依据此稿,行五年之策,直到如今,不论是变革革新还是出海贸易还都是依循此例。
只是眼下的策略还要短。
半年。
每十天为一期。
他只是看着都有点儿喘不上气。
这是不是太紧迫了些?
鼻端茶香袅袅,声声激荡中,端正纤柔的小娘子正用茶筅击拂,茶盏中的茶汤泛起浅浅白色晕染,隐隐可见青山绿水。
“夫子,请用茶。”
娇柔的小女子扬唇,面带浅浅犹似古琴韵里的泛音,余韵袅袅地漫过雕花窗棂。
方夫子接过,喝下。
茶香浓厚,瞬间抚平了适才后背上漫出来的冷汗。
“好茶。”
方夫子抬头,对上的又是一双柔柔的眼珠子。
“有先生相助,此事必事半功倍。”
方夫子摇头,叹道:“好吧,那就试上一试。”
“多谢夫子。”
苏棠欣喜不已,只要方夫子同意,这事儿就成了一半儿了。
苏棠离去。
房门关合。
方夫子站在窗边看着遥遥离去的背影,温润的面容渐渐深沉。
太傅的亲孙女流落至此,而冒牌的却已在京中初露风头。
前日京中传来的消息是苏太傅的孙女已经入宫见过了太后,想来不多时就会成为京中那几位皇子的香饽饽。
且不论后续如何,只问何人敢冒充太傅的亲孙女?
京里,乱了!
方夫子看向天边,天边黑突突的一片,隐约竟可见电鸣闪过。
******
风吹叶落,乌云滚滚。
天上还没有下雨,可突然凉下来的天色只让人觉得这个时候吃碗麻辣辣的刀削面最是地道。
可当人到了熟悉的摊子前,除了支好的架子,摊子根本没摆。
“怎么回事?”
“人呢?”
“小娘子,刀削面啊——”
“……”
或不解或吆喝,就没有人敢上前拍门。
正就是摊子跟前的人越来越多,打算仗着人多上门的工夫,远处里来了一行人。
“闹什么闹,都滚滚滚!”
熟悉的大声呵斥,大喊大叫,大摇大摆,为首的赫然正是赵大官人。
“赵德子,做什么!”
拄着拐杖的耆老呵斥。
赵德脸上的得意张狂立刻变得和善起来:“哎呦,老人家在呢,我这不是听我姐夫的话嘛,这回可是我姐夫让我来的。”
赵德一摆手,身后的护卫们一拥而上。
卢大山院子外头支好的架子上贴上了一张大红的布告。
布告上最高处一个字“招”。
“这什么?”
“……”
众人围上去。
随着当中有识字清明者念出来,众人的脸色变得惊喜起来。
“要传授刀削面,龙须面之法?”
“还要招人?”
“……”
赵德高喊:“有想学的就在这边报名!”
“一文钱一人,当然,也不是说报名就能中,若是不中,报名费用退回。”
一文钱就可报名,虽然和旁人家招人不同,还收费,可只要一文。
就算是不退,为了刀削面,龙须面的法子,也能试一试。
何况不是还说了么,日后还会有旁的东西可教授。
“报名,我报名!”
“……”
顿时摊子前头人声鼎沸,人挤人。
赵德都被吓了一跳。
“急什么,排队,慢慢来!”
“一天呢!”
一天?
赵德不说则罢,一说拥挤的人更多。
赵德看着报名台前收到的银钱,大金牙都露了出来。
这时,耳边上转过今儿一早姐夫跟他说的话——别惦记眼下的这点儿小钱,只把这法子吃透了,足够你赵家百年昌隆。
赵德赶紧的闭了嘴,肃然之色。
一旁耆老瞥着他:“你姐夫呢?”
“哦,他啊,去县里了。”赵德道。
******
安城县。
高大宏伟的城墙堪比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