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耸耸肩,表示事实如此,不可改变,“英国等不及了,它必须现在就动手。我只能祝美国和‘兄弟会’好运,能撑过这场真正的世界大战。”日了狗哟!原以为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在欧洲和亚洲,美国可以坐山观虎斗。没想到当前只是开胃菜,主战场在北美!
美国的精华都在东西海岸,尤其是东海岸。真打起来,东西一封锁,英国佬从加拿大攻击五大湖,扬基佬就得上落基山脉打游击去。
当年印第安人怎么死的,扬基佬就会怎么死。
可明知道要死,马可世已经向全美呼喊老半天,却喊不醒装睡的国民和财团。这真要命!
第62章 没一个是好人
12月18号。
英国‘虎’号战巡缓缓驶入马六甲海峡,前来迎接的是中日联合舰队‘南京’号战巡和‘兰州’号重巡。
‘南京’是‘金刚’级的五号舰,半年前才完成舾装,舰上官兵中日各一半。‘兰州’号则是‘城市’级轻巡的升级版,吨位提升到一万两千吨,加强火力和防空。
‘金刚’级原始设计来自英国,‘虎’号和‘南京’号外形非常类似。两艘舰都运用了很多‘超前科技’,比如燃油超高压锅炉和十五万马力蒸汽轮机。
在‘南京’号的舰桥内,海军南海舰队司令,罗博海少将举着望远镜,注视对面的‘虎’号,内心感受不知该哭笑不得还是感慨万千。
时空重启后,‘圣光’每年都选拔大批优秀青年前往德国进修,包括加入德国陆海军,学习当前‘最先进’的作战技能。
就连‘圣光’部分海军成员也得重新学习如何进行炮舰对决和航空作战,毕竟他们原属的军队压根没这方面的经验。
按照内部推演,中国海军的大敌是日本,是英国,最后才轮到美国。
谁能想到被选者势力斗了快十年,原本处于被群殴状态的中国反而被欧美列强一起伺候,想当黄雀的美国却成了众矢之的,中英反而走到一起。
可仔细想想,这又合乎情理。
中国目前虽然崛起极快,可距离真正强大至少还有二三十年,甚至五六十年。毕竟原历史,中国要百年后才真正摆脱‘挨打挨饿’的命运,进入‘挨骂’阶段。
可美国却实实在在是英法的威胁。但凡英法被选者有点脑子,都不会看着自家帝国被扬基佬给拆了,总是要挣扎一番的。
在‘虎’号的舰桥,英国被选者队伍中的卡拉汉少将同样举着望远镜瞧着‘南京’号和‘兰州’号。
三舰都做过现代化改装,动力强劲,火力凶猛,且都装了搜索雷达和大量防空炮——中国显然不打算再搞重装甲战舰,万吨级重巡应该就是上限。
从外观上无法分辨中英战舰的优劣,但卡拉汉少将知道自家的雷达后端使用电子管,无论可靠性还是体积,都远不如中国雷达用的晶体管。
有日本被选者加入后,中日韩三国电子技术人员凑一起突破电子技术,已经攻克高纯度硅晶体等难关,可以少量自制本时代的晶体管。
虽然价格高,良率差,但满足军工所需还是足够的。只这一点就决定炮舰对决,中国战舰的火控会更加致命。
至于防空炮,全世界海军都在抄原历史的美国MK12型127毫米高平两用炮,以及瑞典博福斯40毫米速射炮,区别在于抄的好不好。
中国对海军投入不多,‘南京’号上装的是‘兄弟会’研制后授权日本生产的型号,跟‘虎’号上的类似火炮几乎一样。
三舰都是航母舰队中的火力刺猬,专门负责在外围高速巡航,利用雷达提前发现海空目标,并加以识别和拦截。
“仅仅几年前,中国的沿海还是西方军舰的自由领域,现在却变得危险了。”卡拉汉少将注视海面的同时还留意天空,几架从新加坡方向飞来的舰载战斗机正慢速飞过。
这附近至少藏着一艘‘联合舰队’的航母。
澳新军团在东南亚作战时吃够了中国空军的苦头。
无论四发‘轰-1’投掷制导炸弹,还双翼‘攻-1’的大口径机枪扫地,都成为白人士兵心中的恶魔之翼。
中国在过去数年生产了几万架不同类型的飞机,过半用于战场,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教训。
英国佬在欧洲战场短暂跟德国交手,也吃过中国‘志愿航空队’的苦。好几个王牌中队驰骋天空,总能保持‘一比三’的战绩交换比。
幸好,惨烈的厮杀没持续多久。
‘虎’号此次来东南亚是为运送英法两国谈判特使在新加坡会见中方谈判代表。一来签订正式的停战协议,二来为中英乃至中英法三国联合对付美国制定明确计划。
同在‘虎’号舰桥内,分属英法被选者的谈判特使也在注视海面上并排航行的‘南京’号和‘兰州’号。
两人都怔怔出神,暗骂日本窝囊废,怎么就没能遏制住中国。
如果是日本击败中国,大英肯定会联合日本